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跳绳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跳绳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办好群众身边的大众跳绳赛事,促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决定举办2025年奔跑吧少年全国跳绳段位挑战赛系列活动,现印发竞赛总规程,请按要求做好参赛准备工作。
特此通知。
中国毽球协会
2025年3月28日
2025年奔跑吧少年全国跳绳段位挑战赛
竞赛总规程
一、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毽球协会
二、承办单位
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
各地体育、教育相关主管部门
学校、社会团体、企业、运动馆、俱乐部
三、协办单位
上海大健石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加加互动(厦门)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四、竞赛日期、地点
2025年4月至11月,组织预选赛及分区赛;2025年12月举办总决赛。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各站比赛补充通知。
五、赛制
(一)预选赛:由各地承办单位主办,仅接受举办地本地跳绳爱好者参赛。
(二)分区赛:由中国毽球协会主办,公开接受各界跳绳爱好者报名参赛。
(三)总决赛:由中国毽球协会主办,积分达到200分的运动员可晋级总决赛。
六、竞赛分组及项目设置
(一)竞赛分组
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运动员均可报名参赛:
1.按性别分组:
(1)男子组;
(2)女子组;
(3)不限性别组。
2.按年龄分组:
(1)5-6岁组(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2)7-9岁组(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3)10-12岁组(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4)13-15岁组(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5)16-20岁组(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6)21-30岁组(1995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
(7)31岁及以上组(1994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
3.各年龄组分别设置公开组、校园组:
(1)公开组:个人,俱乐部、培训机构、协会等;
(2)校园组:代表学校组队报名参赛。
(二)竞赛项目设置
1.段位挑战项目:
(1)速度段位挑战:30秒单摇跳(并脚跳)、30秒单摇跳(双脚轮换跳)
(2)速度耐力段位挑战:3分钟单摇跳(双脚轮换跳)
(3)耐力段位挑战:
耐力一段挑战赛(一次性连续单摇跳绳80次)
耐力二段挑战赛(一次性连续单摇跳绳240次)
耐力三段挑战赛(一次性连续单摇跳绳480次)
耐力四段挑战赛(5分钟之内累计单摇跳绳800次)
耐力五段挑战赛(10钟之内累计单摇跳绳1600次)
耐力六段挑战赛(15分钟之内累计单摇跳绳2400次)
耐力七段挑战赛(20分钟之内累计单摇跳绳3200次)
耐力八段挑战赛(25分钟之内累计单摇跳绳4000次)
耐力九段挑战赛(30分钟之内累计单摇跳绳4800次)
(4)花样段位挑战: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段前级初级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段前级中级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段前级高级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一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二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三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四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五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六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七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八段
个人花样规定套路九段
2.协作项目:
(1)30秒一带一单摇跳
(2)1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
(3)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
3.增设项目:预选赛、分区赛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报组委会同意,可增设不超过2个项目,增设项目不计入总决赛。
注:30秒一带一单摇跳、1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均为不限性别组,竞赛分组及项目设置详见附件。
七、参赛要求
(一)以个人,学校、俱乐部、协会及机构等为单位报名,代表单位组队报名的每个单位限报2支队伍,每队可报领队1-2人,教练员1-3人。所有参赛人员及未成年运动员监护人必须了解参赛者身体健康且适合参加本项运动。
(二)同一场比赛,运动员只能代表本单位参赛,且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同一项目运动员只能在一个组别参赛。无替补运动员,报名截止后个人项目不得换人,集体项目因病换人须出具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同时在报名系统中进行申请。如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参赛视为弃权处理。
(三)参赛人员必须持有医院或参赛单位医务室出具的健康证明,同时必须自行办理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证明、保险单在指定时间内上传至报名系统。
(四)其他
1.比赛服装:参赛运动员需严格遵守比赛服装要求。速度赛运动员必须穿着合体、修饰适度的短袖或无袖紧身型运动衫、短裤或紧身裤;规定赛服装需在保证跳绳安全的前提下,松紧适体,但不得出现战争、暴力、宗教信仰或色情相关元素,且禁止使用松散装饰物。此外,非入选历年跳绳国家集训队不得穿着带有“中国”文字标识(含英文标识“CHINA”)或国旗标志的服装参赛。一经发现,运动员须更换服装后方可上场比赛;若拒不更换,取消其参赛资格。任何因服装不符要求或违规使用装饰及敏感元素的情况,均按规定扣减成绩或取消参赛资格。
2.妆发:规定赛参赛时女运动员需化淡妆,头发必须盘发或编织麻花辫加以固定,禁止出现头发松散,碎发、散发、刘海必须用发胶、发卡进行固定。
3.身体姿态:运动员在规定赛完成动作时,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头部抬起,背部挺直),自信地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与裁判、观众建立的目光接触、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得体且专业。
八、竞赛规定
(一)竞赛规则采用《2025-2028年全国跳绳运动竞赛规则》。
(二)积分规则
1.预选赛:各项目参赛积5分,三等奖积10分,二等奖20分,一等奖积30分。
2.分区赛:各项目参赛积10分,三等奖积20分,二等奖40分,一等奖积60分。
3.总决赛:各项目参赛积15分,三等奖积40分,二等奖80分,一等奖积120分。
4.段位认证加分:凡在赛事相应项目中成绩达到相应段位等级标准并进行对应段位认证的运动员可额外获得附加分。积分如下:
(三)预选赛、分区赛年度总积分在200分及以上,可获得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四)总决赛设年度争霸赛:30秒单摇跳(双脚轮换跳)、3分钟单摇跳(双脚轮换跳)、个人花样规定套路(7-9段)、30秒一带一单摇跳、1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耐力挑战赛(4-9段)。
1.根据总决赛竞赛成绩,除耐力挑战赛外,上述项目各组别前八名晋级年度争霸赛;
2.个人花样规定套路(7-9段)采用现场随机播放音乐,运动员跳出成组动作,由临场裁判进行评判;
3.耐力挑战赛(4-9段)各组别第一名晋级年度争霸赛,争霸赛采用5分钟单摇跳项目。
(五)总决赛设团体赛,总决赛中将根据各队伍参赛者名次累计团体总分(团体总分为30秒一带一单摇跳、1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名次积分之和),团体总分排名前8的队伍颁发牌匾。团体总分累计规则如下:
总分相等,一等奖多者在前,依此类推。
(六)本次赛事使用以下品牌绳具:速度段位挑战、速度耐力段位挑战、段位耐力挑战赛项目使用“Loop”牌“Loop PRO”电子计数设备,Loop U1联机绳具自备。其他项目须使用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认证绳具。1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不得使用裸钢丝绳体,绳具均自备。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各项目1-3名为一等奖,4-6名为二等奖,7-10名为三等奖,颁发奖牌和获奖证书。
(二)1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1-3名为一等奖,4-6名为二等奖,7-10名为三等奖,颁发奖杯和获奖证书。
(三)各项目不足3人(队),则只发证书,不发奖牌或奖杯。
(四)报名参加30秒单摇跳、3分钟单摇跳、段位耐力挑战赛、个人花样规定套路项目的运动员,可凭比赛成绩申请中国跳绳段位认证。
(五)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评定办法另行通知。
十、参赛方式
(一)报名:请于赛前30天登录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官网竞赛报名系统(www.crsa.cc)进行报名。
(二)报到:所有运动队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办理报到事宜,逾期不予受理。
(三)运动员在报名时需在报名系统提交以下材料:健康体检证明、安全责任书、保险投保单。
(四)赛事组委会联系信息
1.联系人:罗老师 18250883973,吕老师19117386069
2.赛事咨询邮箱:lm@crsa.cc,ss@crsa.cc
3.中国跳绳官方网站:www.crsa.cc
4.微信公众号: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绳队友
十一、技术人员选派
(一)预选赛裁判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指派一名一级及以上裁判员或高级晋段官担任裁判长,至少4名二级及以上裁判员或中级晋段官担任临场裁判。
(二)分区赛、总决赛裁判委员会由中国毽球协会选派。
(三)已获一级以上资格的裁判员或高级晋段官可扫码下方二维码报名申请担任分区赛、总决赛实习裁判。
(四)服装
担任执裁的裁判员、晋段官需要持有身份卡及穿着晋段官服装。
十二、赛事成绩与仲裁
比赛中运动员对裁判员的裁决有异议,可在成绩张贴后30分钟内由领队或教练员在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同时缴纳申诉费400元。成绩在规则误差范围之外,仲裁可重新更正成绩并退还申诉费;成绩在规则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保留原始成绩,申诉费不予退还。仲裁委员会的判决为终审裁决,不再作修改。
十三、经费
(一)预选赛、分区赛参赛技术服务费为60元/人/项。参加总决赛无需缴纳技术服务费。
(二)参赛队差旅费、食宿费自理。预选赛由承办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安排食宿;分区赛、总决赛为便于统一管理,确保赛事安全进行,赛事期间大会安排统一食宿,提前离会费用不予退还,因人员调整产生的费用变动,请于赛前10天联系工作人员进行登记修改,逾期不予更改退费(具体见各站补充通知)。
(三)赛事成绩与段位认证
参赛者可依据赛事成绩申请中国跳绳段位制认证,认证需缴纳相应的段位认证服务费。具体费用请参照中国跳绳段位官方定价。
(四)自由选择配套荣誉包,另行发布。
十四、其他
(一)所有参赛者及监护人有义务充分了解个人身体状况,并自主判断其身体状况是否能参与该项目。
(二)参赛者默认已知晓运动风险并自愿参加,期间发生的任何伤亡及意外事故均由本人负责,家属、遗嘱执行人或有关人员均不能以此为由向主办方及其他关联方提出索赔和诉讼要求。
(三)一经参赛将视为参赛单位同意组委会拥有其参赛作品的使用权,组委会可以任何形式将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十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