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运动起源
来源:中国跳绳 | 作者: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 | 发布时间: 1111天前 | 2620 次浏览 | 分享到:

跳绳活动源远流长。当女娲“乃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时,绳子便伴随着人类一起生活了。古人结绳记事,也用它来捆扎收获的农作物,或拴使牛马、捆绑猎物等,绳子成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绳可能源于原始的农事、狩猎或军事活动。

 

“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郑玄(汉) 《周易注》


我国最早的跳绳实物资料是乐陶先生在《汉画上的古代体育活动》上一文中披露的自己的藏品一一《乐舞百戏车马出行图》汉代画像石拓片。据说此拓片的画像石原件出土于华东一带,这件拓片长164厘米,宽40 厘米,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共有八组画面,分别是:上部自右至左有“击剑"(两组)、“跳丸"“建鼓舞"“体操"(翻筋斗)“射箭"“男女长袖舞"“跳绳"。下部是一组车马出行图(见图一)。上部的“跳绳"图案刻画的是两女子一上一下,正在进行单人跳绳的场面,整个画面保存非常完整,两女子跳绳的动作清晰可见。

 


 

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的组织带领下,如今,跳绳已发展成为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观赏为一体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极具技巧性、趣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被我国纳入中考体测项目,部分地区幼升小、小升初入学考试必测项目。